十年回母校

文章来源: 校友    发布时间: 2012-12-14 16:45:43    浏览量: 7828
      大年初四回了趟母校——野寨中学,自从毕业后就没有回过母校。
      学校变化很大,校门变阔气了,排场了,不亚于一所高等院校的大门。昔日的沙土操场已经变成铺着地砖,两边是铺着草坪的广场。回想我们当年的早操、体育课、周末电影以及全校大集会的场地,如今已是难觅踪迹。只是东边的食堂还是老样子。食堂后面二层楼的米仓还依旧能回忆起我们当年排队称米换饭票的情景。在食堂的东北边依稀记得有一些教工的住宅,现在也已经夷为平地,建起了篮球场和足球场。
      我们曾经的宿舍还依旧。沿宿舍后面东北角有条小路,现在已经铺上了水泥。这条小路那时是女生们去食堂和开水房的一条捷径,每每中午和傍晚打开水时,我们就在宿舍里看着窗外那道美丽的风景,年轻的冲动中还不怀好意的加些妄评。甚至有些时候故意逗女同学们开心:嗨,你的水瓶塞子掉啦。等她们回头看时,我们一阵哄笑,每每逗得女同学们羞红了脸。
      5号教学楼2层最东边的一间就是我们的教室,这里有我们许多的故事。那时候还没分文理班,每周四晚上是唱歌的时间,我们班的靓女王晓燕是领唱,至于教了些什么歌曲,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倒是班上的另一位女同学徐礼早(特瘦,一阵风能吹跑型的)模仿台湾歌手郑智化的《水手》特像。还记得分了文理班后高考前的一件事,王建军和“梆子”在教室外走廊上打闹,不小心王建军从二楼给摔下去了。当然还有惹班主任陈挺进老师不高兴的事情,记得陈老师那天晚上发了很大的脾气,桂银轮的书和老二程文峰的桌子(好像是老二喔)被从二楼给扔了下去……,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回忆!
      只是这座楼现已经不再是教室了,外面装满了钢丝网,像是改作了宿舍。这座教学楼后面的山,是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晨读、玩耍,当然也是个别人的二人世界。在山腰上还有一个招待所和一个小池塘,据说有位老师曾经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被红卫兵逼的在这里投塘自尽了。
      阶梯教室是我曾经呆过的补习班。那年没有“金榜题名”,就从5号楼二层转到了这180座的阶梯教室!班长头衔也从那“平调”了过来。在这个大教室里,有一件事情让我很难忘。元旦晚会可能是做学生时代班级内最大的、自发的、自筹的全部靠班干部自行组织的活动之一了。这次元旦晚会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就差音响姗姗来迟。晚会刚开始还不到两分钟就出了问题,话筒没音!但我们把所有该请的老师都已经请到了,出了这趟子事情,只好潦草收场。这件事自我觉得很是没面子,吃一堑,长一智,从中学会了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备用方案,用时髦的话来说叫做预案。现在这个阶梯教室已经改成了高三(15)班了。
      图书馆还是老样子,没有一丝的变化。《红岩》以及巴金的《家》、《春》、《秋》,我就是从这里借出来的。现在回想起来,我可怜的文学细胞或许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高二时还写了一篇小短文发表在当时的《安徽青年报》上,只是可惜没有很好的利用更多的时间来阅读这里的藏书,以至于现在对文学的匮乏而保持让自己每月读一本书的规定。
      校园核心位置的木板办公楼已经重新翻盖,在它的东侧还盖起了家长学校。原来称谓红楼的教工宿舍也已经改成了教室,记得补习班时的英语老师肖宏正就住在这里,肖老师是领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有声英语的老师——新概念英语,他还帮我翻录了一盘新概念英语磁带。  
      那时候还没有听说网络一词,翻录一盘英语磁带也是很珍贵的,不像现在,网络有声资料到了泛滥的地步。虽然我的英语现在也没有多大的长进,但是我肯定地说,我英语的底子始终是中学阶段的。
      范园是学校的创建者范苑生先生的陵寝。记的在我刚进野中的时候,他的儿子范光陵也从台湾过来参加校庆,那时候好像每人都有一顿免费午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顿饭菜的量很大,而且有红烧肉。那时候能吃一顿肉很不容易的,平时在食堂一小碟肉菜需要1.2元。那时我已进入校学生会,因此还得到了一本野中通讯录和范光陵的一本诗集——《飞鸟集》,这本诗集现在还珍藏在我家的书柜里,其中有一句很有气魄的诗句至今难忘:“我持长瓢船尾坐,淘尽江中千古愁”。
      校门前的这条大河是我们最有感觉的地方。夏日的傍晚,三五成群,走在河滩上那是多么的惬意与浪漫,那感觉不亚于徐志摩笔下的康桥。当然这里还有一项重要的赛事,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沙滩越野赛!场面之壮观,运动员那挥汗如雨的情景,历历在目……
      现在河上已架起了一座大桥,那时候要想去河对面,还需要摆渡呢,几根粗竹子捆扎在一起,撑一根长篙,竹筏就在竹篙落水撞击河底的石块声中,向河对岸移去,想起来都是一副美景。
      离开这里已经十多年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亲切,是那样的惹人回忆……
      感谢母校,感谢母校的老师们——陈挺进,徐枝生,朱安国,徐礼进 ,毛昌云,方书莲、操精魁,曹三应,肖宏正,徐仁和等等。记得名字的不记得名字的,我都永远的感谢你们,正是你们的辛勤的浇灌,我们才得以茁壮的成长。
(作者余本国,野中96届校友,中北大学校长办公室信息科长,2012年赴加拿大做访问学者一年。)
文字:余本国图片:
编辑: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