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暖阳 问津襄阳

文章来源: 语文教研组    发布时间: 2016-11-21 10:36:09    浏览量: 4227
——赴襄阳考察学习心得
    
      [前言]上学年度我们语文教研组在跟组领导的带领下,同心同力,共同奋斗,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根据学校相关奖励制度,我们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学校安排我们参加“全国高三重点生培养策略研讨会暨湖北名校考察”活动。目的地是湖北武汉市和襄阳四中、五中。
    一、行程与过程
    11月2日中午,吃过午餐,于中午一点整从校门口出发。17:00左右到达了第一站——武汉 “江海楼大酒店”。3日上午在酒店五楼会场聆听了黄冈市教科院董德松院长的报告《科学备考 赢在效率》。
    午餐后匆匆乘车向古城襄阳市进发。大约于17:00多抵达第二站——襄阳市“共享国际大酒店”。
11月4日8:30左右来到襄阳五中,一幅长长对联宣示了五中骄人的成绩:集大成登绝顶中华名校五中历百年寒暑春秋再揽文理双料状元美名扬江汉;通博学藐沧海荆楚福地襄阳汇千里山川灵秀续写新校六度辉煌享誉满神州。迈进高高的大门,大略参观了校园后,便来到阶梯教室听了年轻女教师张怡的一节语文课,课题是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 随后我们听取了副校长王静女士作的题为《襄阳五中办学思想、高三教学管理及高考备考策略与经验》的报告。主要就年级管理、高三教研活动和高考备考策略与经验做了一些介绍和分享。
    听完报告,再参观校园博物馆,感受五中环境和文化。
    下午在我们下榻的酒店5楼会堂,五中2015届年级部主任崔志阳老师做了题为《齐心协力共奋斗,众志成城铸辉煌》的报告。五中校团委书记、2015高考省文科状元班主任李天艳老师做了题为《做好目标规划,抓好团队建设,科学高效备考》的报告。
    11月5日早上7:00早餐后赶赴襄阳四中。
    抵达四中时候,恰逢高一年级运动会开幕。我们便开始被学校一个个廊柱上的张贴画吸引,原来都是2017届高三老师的殷切希望和学生的铮铮誓言。
没来得及看完这些,又赶往大教室观摩课堂,听了张老师一节生物课《遗传物质的特点》。课堂朴实无华,没有任何雕饰和刻意,自然自在。
之后,该校李静校长做了《精准备考,提升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报告。
    12:40左右,告别襄阳城,乘坐了8个小时的大巴车,终于在晚8:50左右安然回到野中。
    二、观点与感受
本次活动由北京清大国培教育学研究院策划和主办,主要活动安排在湖北武汉和襄阳两地,总共听课两节,听报告5场,重点则是襄阳五中和四中的考察和学习。下面我就其中一些报告内容做简单介绍。
(一)董德松的报告《科学备考 赢在效率》:
董德松,黄冈市教科院院长,原黄冈中学教学校长,黄冈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他的报告善于总结,“一个理念”、“五个误区”、“六个环节”、“八大关系”等等都是长期教育教学实际的经验结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实用性。他强调要少考试,多给学生自主的时间;他还强调抓合作,要搞诸葛亮会,学科合作不仅是年级内合作,跨年级也应合作。
(二)李静校长的报告(《精准备考,提升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1、严格把控考试的四大环节:
     2、充分发挥考试的五大功能;
 3、智慧处理备考的六大关系:——教学进度快与慢的关系,训练试题的质与量、难与易的关系,平时测试与高考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主次关系,科学备考和信息参考的关系,年级管理严与宽的关系。李校长面容朴实,语气谆诚,风仪端淑,给人做事务实之印象,让人倍觉可靠可敬。她的报告也实实在在,可信实用。
 
(三)级部主任崔志阳的报告《齐心协力共奋斗,众志成城铸辉煌》:
他在报告中重点讲述了“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年级管理艺术”,扣住“公平”、
“信任”、“人文”、“竞争”、“学习”等五个关键词,毫不保留地坦言年级管理心得。强调学校要多些人文关怀; 教学上柔性管理;注意章法。特别指出“放假不打折”,“活动有序搞”,“阶段有侧重”,“会议短精少”。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竞争方面,主张在教师之间、班级之间开展竞争,精神物质皆刺激,双管齐下奖先进。老师自己要及时充电,提升素质。注意校内学习和校际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外出学习,开阔视野。
    李天艳老师的报告从更细的角度讨论了如何做好目标规划,如何抓好团队建设和如何科学高效备考。
    几点感受: 
    关键词一:“值”。
这次外出活动的一个目的是取经学习。学习是老师们及时充电、提升素质的途径,向两所全国百强名校学习更加有益。一直被誉为“鄂西北人才摇篮”的襄阳五中现有9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0余人;在岗教职工388人,其中专任教师344人。2016年高考过重点线人数1972人,全省第一!录取清北21人(文10+理11)。是教书育人的“世外桃源”、读书成才的绝妙佳境。
    襄阳四中规模大,设施全。在校生12000多人,专任教师570余人;有两个标准全塑胶运动场、两个建筑面积达7600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馆,学生公寓全部安装有空调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学生食堂是襄阳市教育系统唯一的A级食堂。四中高考成绩突出,2016年录取清北达26人(文10+理16),全市第一,全省第二;文理科600分以上人数达590人,全市第一,全省领先;1903人过一本线,一本比率全市第一,全省领先。这里校园优美、设施齐全、校风文明、师资雄厚、成就卓越,被誉为古城襄阳的璀璨明珠、襄阳教育的闪亮名片、培养精英人才的沃土,省市高考状元的摇篮。学生在这样的学校学习的确学得享受,学得放心。我们到此考察也的确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值得!
关键词二:“实”。
我们到襄阳之后,不论是所住的酒店还是所听的两节课和场报告,不论是襄阳人还是学校的面貌,给人的感觉都是实在,没有浮夸没有水分。四位作报告的专家老师所讲的内容充实,语言诚恳,怎么做怎么说,能让人从“说”中知其“做”,而且做的事实实在在,让人服心。
关键词三:“疑”。
这次五场讲座、两节观摩课和两所名校的考察,在高三复习备考、学校管理等方面不仅有借鉴意义。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比如有些学校的做法是有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不是给政策,就是创环境,这又不是学校自己就能完全解决得了的,所以要政府学,学校学不来;有的是专家观念相左,让人无所适从。比如本次活动中董院长强调要少考试,否则就像“称猪”;李静校长却主张充分发挥考试的五大功能,要让学生从害怕考试,到喜欢考试,再到渴望考试;认为考试也是学习,所以襄阳四中的高三有九次大考,比我们还多!所以我们的做法是从实际出发按备考需要来做!不过,对于个人而言,听听名师的课,学学名师的做法,还是大有裨益的,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关键词四:“赶”。
    我们野中近几年来,在一群勤恳务实的领导、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无论在办学条件、管理水平还是在教学水平上,都有了长足进展和提高,一些做法甚至早已和名校不谋而合。我们的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纷纷脱颖而出,高考成绩也一直比较满意,社会信誉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教师的幸福感逐步提升。但与全国百强名校襄阳五中、四中相比,还是有点差距的。但我们坚信,凭借我们独特的校园文化和环境,依赖我们充满朝气认真负责的教师队伍,加之校长对老师们的人文关怀,不断提高老师们的待遇,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急起直追,我校定能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造辉煌,赶超他人!
关键词五:“乐”。
本次外出活动是我们全组同仁努力工作争取来的,是学校对我们的奖励。我想既然是奖励,就尽可让老师们既能学到知识、扩大眼界、增加见闻,又能安排一定时间使老师身心得到些许放松,心情彻底愉悦。船,停在码头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待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那不是人生的意义。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梦想的路上……所以我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创造了外出的可能,也代表老师们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外出的机会,虽然不能尽兴游玩古迹名胜有些遗憾,虽然路途遥远,最久连坐8个小时的大巴,舟车劳顿,身心难免疲劳,但我们学会了创造快乐,我们也学会了享受生活:利用晚上和会后时间穿越古城新街、汉江两岸,赏襄阳,观日落,觅诗情,访古人;或四五人一起,沏一壶热茶,围一方小桌,或七八人小聚,抱一坛古城老巷之佳酿,领一群兄弟姐妹之盛情,邀一钩渔梁旧渡之微月,穿一袭沙岸江村之凉风,不羡乎当年庞德公之幽独,唯感乎如今栋哥哥之才情,是亦快哉!乐哉!
    [结束语]原来,换一种心态和方式,什么时候都会其乐无穷!
最后赋小诗一首,总结此行,聊表心情:
赴襄阳问津
翘首古南岳,迢递江海楼。
才过鹦鹉桥,又乘汉江舟。[鹦鹉桥系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未揖鹿门公,幸登古城头。[鹿门公指隐居鹿门山的庞德公]
共享逍遥时,同说武乡侯。
樊城若有意,赠我深策筹。[若,好像。策筹即筹策,即指我们所问之津。]
最后,祝愿我校明年高考语文成绩实现突破!祝愿我校明年高考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文字:储劲标图片:
编辑:审核: